2025年4月11日,第十八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永利集团3044am院长涂兵兰教授与教研室主任王从遥老师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外语专业的发展与变革。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协办。论坛以“面向2035的外语专业变革与发展”为主题,围绕外语专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工具属性与人文属性的融合、打破学科思维局限、满足社会需求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分享了该校在AI时代外语教育改革的实践,强调数字技术推动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的同时,人文根基不可动摇。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介绍了学校在外语学科建设中的成就,呼吁外语院校肩负起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有中从深化“三进”工作、提高专业适配度、探索涉外人才2.0、夯实专业本体四个维度,为外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论坛期间,中国日报社副总编王浩探讨了国际传播视角下外语专业的变革,强调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文化理解能力的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指出,外语学科需明确自身定位,建立中国自主的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复旦大学永利集团3044am院长高永伟教授介绍了“外语类专业+计算机”双学位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强调课程体系改革与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教授分享了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双螺旋”应成为外语教育的生命密码。
参加此次高级论坛,通过与全国外语教育专家交流,我院紧跟外语教育前沿动态,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而论坛探讨的外语专业发展路径,又为我院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对数字化挑战,我院可借鉴成功案例,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外语与金融、经济等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此外,参会还加强了我院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为未来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合作奠定基础,助力我院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供稿:王从遥
审定:陈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