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大湾区应用型外语学科学术联盟第四届年会暨人工智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建设高端论坛在广州华商学院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外语学科学术联盟与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委员会提供学术指导。会议汇聚了众多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大湾区应用型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其影响力辐射整个外语教育行业,为各院校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合作平台。永利集团3044am由涂兵兰院长带队,陈树坤副院长、甘容辉副院长以及翻译系主任邓薇一同参会。

在会议主旨发言环节,澳门大学的李德凤教授首先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外语教学与 AI 素养培养的融合探索”的演讲,详细阐述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融入 AI 素养培养的多种策略与实践案例,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
随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冯光武教授以“AI背景下我国外语专业的守正发展”为主题进行发言,深入探讨了在外语教育领域,如何在技术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坚守学科本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确保外语专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的刘康龙副教授则以“由‘术’入‘道’: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与翻译教育的变革路径”为题,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出发,结合实际教学场景,为外语与翻译教育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这些主旨发言不仅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也为整个外语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涂兵兰院长和陈树坤副院长在大会上作专题发言。涂兵兰院长聚焦“跨学科视域下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开深入阐述,分享了学院在外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果,为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陈树坤则围绕“人工写作与 AI 写作的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进行发言。他详细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人工写作与 AI 写作在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上的差异,揭示了两者在文本结构和信息传递方面的不同特点。这一研究不仅为外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AI写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引发了与会者对外语写作教学与 AI 技术融合的深入思考。

此次参会,不仅加强了永利集团3044am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学院在外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对提升学院在大湾区外语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陈树坤
审定:涂兵兰